作者:郭曉暉
高考志愿填報,我們最容易犯的錯誤,是把這個關乎孩子未來的系統工程粗暴地簡化為:選一個所謂以后好就業的專業。
美國有一個勵志短片《Did you know ?》大家可以去搜搜看,其中就講到:
“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10個職業,在2004年還根本就不存在”。
在如此飛速發展的大數據時代,你憑什么認為你可以預測未來呢?
高考志愿填報真是個系統工程,需要費很多時間,負責任的職業規劃機構至少會建議你最遲在高二開始操作。
高考志愿,不僅僅是專業選擇的問題,還有選城市,選學校。
對于不同的孩子,“城市”“學?!薄皩I”有不同的重要次序,A可能是優先考慮專業,再考慮學校和城市,B可能是優先考慮去什么學校,再考慮專業問題。
如何區分這種重要次序,則是在咨詢介入階段首先要解決的。
作為家長,在幫助孩子做好了未來的職業/學業定位之后,接下來一年多的工作就是做信息搜集和分析了,簡而言之,有這樣幾個方面的信息需要搜集和分析:
1)當地的高考政策:每個省的高考政策是不同的,了解權威的高考資訊,需要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的官方網站上去查詢。
2)過去3年與你孩子學習成績匹配的目標高校在當地的招生專業、人數和錄取分數;
3)該專業本科結束之后的去向。
同時關注孩子在高三這一年各科成績的優劣和走勢,與以上信息結合,才有可能做出最適合孩子的高考志愿選擇。查詢、搜集和分析這些信息的方法,有經驗的職業規劃師都會給予指導。